【案情】張某想從家中將蘋果運到市場銷售,便請求本村王某用其三輪車將蘋果運到市場,并支付運費30元。張某坐在三輪車上一同前往市場。當車行至一轉(zhuǎn)彎處時,剎車不及而側(cè)翻,張某肋骨弄斷兩根且大腿骨折,后花去醫(yī)療費15000余元,王某墊付2000元后,不再回應此事,遂形成糾紛。
【分歧】關于王某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審理中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辨析】主張王某行為具有重大過錯,應當承擔部分責任。理由如下:
替代責任是特殊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責任,指的是一個人為另一個人行為所承擔的責任。根據(jù)法治社會最基本的正義觀,使用他人的勞動獲得利益的人,當然要為提供勞務的雇員在執(zhí)行雇傭事務過程中的致他人損害行為承擔責任,此即為雇主責任。保護受害人利益的價值取向是雇主責任存在和發(fā)展的價值基礎。在一般情況下,雇傭過程中,雇主的替代責任是有其正當性基礎的,但在雇工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時,雇主對雇工有追償權。
由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侵權責任法都未對雇工致傷雇主的責任承擔做出規(guī)定,由此也出現(xiàn)像前述案例中的觀點分歧,雇工致傷雇主究竟應否承擔責任?可否參照雇工致傷第三人時的規(guī)定?應該分情形而看:
一種情形是,在雇工致傷雇主的過程中,如果雇工沒有過錯,或存在一般過失,那么雇工不應該承擔責任。此處完全可以用上述雇主替代責任加以解釋,其理論是一樣的,只是主體有所變換,由雇主對第三人承擔責任變?yōu)楣椭鲗ψ约骸俺袚熑巍?。在雇傭過程中,雇工在雇主的指揮、領導、監(jiān)督、管理下從事工作,其行為可以看做是雇主工作的延伸,雇主也是最終的受益者,其理應一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利益與不利。
另一種情形是,在雇工致傷雇主的過程中,如果雇工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此時雇工應對雇主承擔侵權責任。在雇傭過程中,即使雇工在雇主的指揮、領導、監(jiān)督、管理下從事工作,但作為一個理性人,其有自己的判斷力,此時不管雇主是否存在過錯,雇工都應該對其行為承擔責任,此時雇主的追償權變?yōu)閾p害賠償權。
此案的關鍵就是對王某的開車操作行為能不能認定為重大過失。如果可以認定為重大過失,那么王某就應該承擔部分責任,在雇主不是第三人的情形下,依然要雇工承擔部分侵權責任也是合乎人情、合乎法理的。
來源:網(wǎng)絡
一、個人雇傭到國外是否屬于工傷個人雇傭關系,不適用工傷保險,發(fā)生事故,只能按照人身損害賠償辦法進行處理,工傷保險只適用于簽訂勞動合同的在職企事業(yè)職工。但因雇傭活動受傷,雇主應該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
導LEAD語提供勞務者,是指未與雇主建立勞動合同關系,但又受雇主的委托或者指派從事有關勞務活動的自然人,其與雇主之間形成的關系包括幫工關系、雇傭關系、勞務關系等。本文主要討論是提供勞務者在提供勞務過程中自身所遭受的人身損害,不包括第三人對其...
摘要:在我國現(xiàn)階段,個人經(jīng)營船舶的情形不在少數(shù),像海上捕撈、養(yǎng)殖等。個人雇主聘請船員駕駛管理船舶,在經(jīng)營過程中發(fā)生人身損害,應適用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按個人勞務承擔過錯責任,還是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
案情介紹 案例評析 一種觀點認為, 許某沒有授權張某做卸煤工作,張某的損害應自己承擔。筆者認為,張某卸超重煤是為雇主許某的利益而為,與其履行職務有內(nèi)在聯(lián)系,故許某應承賠償責任?! ≌J定雇員是否在從事雇傭活動時受到損害,是確定雇主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chǎn)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chǎn)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
經(jīng)常涉及的雇傭關系中損害賠償糾紛主要有兩種:雇主損害賠償糾紛和雇員受害賠償糾紛。這兩種糾紛中的民事責任,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雇主損害賠償責任,是指雇主對雇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造成第三人損害依法應承擔的責任,又稱雇員致害責任;二是雇員受害責任,是...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99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