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物買賣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一)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概念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營業(yè)地處于不同國家境內的買賣雙方當事人之間,一方提供貨物,收取價金,另一方接受貨物,支付貨款的協議。它是確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的依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的供貨方是出口商,或稱賣方,受貨方是進口商,或稱買方。
(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特征
1、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是貨物
由于貨物具體內容和界限較難界定,《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采用了“排除法”來確定貨物買賣的范圍,即把某些種類的貨物買賣合同排除在公約的適用范圍之外,它們分別是:
(1)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貨物的買賣,除非賣方在訂立合同前任何時候或訂立合同時不知道而且沒有理由知道這些貨物是購供任何這種使用;
(2)經由拍賣的買賣;
(3)根據法律執(zhí)行令狀或其他令狀的買賣;
(4)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的買賣;
(5)船舶、船只、氣墊船或飛機的買賣;
(6)電力的買賣;
在以上六種被排除適用公約的買賣合同的標的物中,有的是不屬于貨物的范疇,如公債、股票、投資證券、流通票據等,電力在許多國家也不被列為貨物的范疇;有的是屬于特殊貿易的標的物,這些特殊買賣要統(tǒng)一起來比較困難,如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而購買的貨物,屬于消費品買賣。大多數國家都注意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制訂有保護消費者的法律,而且都是強制性法律,為了避免沖突,公約將其排除在外;拍賣情況比較復雜,各國對拍賣也都定有自己的專門法律,拍賣一般要受拍賣發(fā)生地國家法律約束,因此,公約將拍賣留待拍賣發(fā)生地國家的法律去管轄;對于依執(zhí)行令狀或法律授權的買賣,與一般國際貨物買賣有根本的差別,當事人之間無法洽談合同的條款,而且買賣的方式和效力要受有關國家的特殊法律規(guī)則的支配;船舶、飛機等買賣也要受各國國內法的拘束,同樣難于統(tǒng)一。因此都被排除在公約的適用范圍之外。
2、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具有國際性
所謂貨物買賣合同的國際性,從一國角度來說就是通常所說的“涉外因素”。但公約所說的“國際性”與我們所理解的“涉外因素”有所不同。所謂“涉外因素”,一般有三個方面:第一,合同的當事人有一方具有外國國籍;第二,買賣的貨物位于國外;第三,合同的簽訂、履行以及爭議的處理方面涉及到國外。而公約所稱的“國際性”,只對主體而言,而且是以合同當事人的營業(yè)地在不同的國家為標志。也就是說,只要買賣雙方當事人的營業(yè)地是處在不同國家,那么他們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便具有國際性。
確定一個貨物買賣合同是否具有國際性,關鍵是要確定當事人的營業(yè)地。所謂營業(yè)地,是指固定的、永久性的、獨立進行營業(yè)的場所。代表機構所在地的處所(如外國公司在我國的常駐代表機構)就不是公約意義上的“營業(yè)地”。這些機構的法律地位實際上是代理關系中的代理人。他們是代表其本國公司進行活動的。這樣,我國當事人和外國公司駐我國的常駐代表簽訂的貨物買賣合同,仍然具有公約意義上的“國際性”。
在各國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的今天,隨著國際投資的迅猛發(fā)展,當事人的營業(yè)地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公約還規(guī)定了確定當事人的營業(yè)地的時間標準。根據《公約》第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確定當事人的營業(yè)地“要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前任何時候或訂立合同時所知道或所設想的情況?!痹摋l具有兩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是,只有從合同中或訂立合同時透露的情況中,看得出雙方當事人的營業(yè)地確系分別處于不同國家的事實,他們之間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才具有國際性。例如,營業(yè)地在A國的當事人委托在B國設有營業(yè)所的代表人同B國一家公司訂立買賣合同,而代理人在訂立合同時只表示他是代表被代理人同第三人訂立合同,但沒有指出被代理人的姓名,也沒有透露被代理人的營業(yè)地確系在A國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這個貨物買賣合同就會認為是營業(yè)地在同一個國家(B國)的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因而不具有公約意義上的“國際性”。
第二層意義是,訂立合同時,雙方當事人的營業(yè)地處在不同的國家,但訂立合同后,當事人一方營業(yè)地有變動,那么仍以訂立合同時的營業(yè)地為準,不影響貨物買賣合同的國際性。
公約還規(guī)定,如果當事人沒有營業(yè)地,則以其慣常居住地為準。在國際貿易中,當事人沒有營業(yè)地是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當事人慣常居住地在不同國家,那么,他們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就具有“國際性”。
應該特別強調的是,當事人的國籍不是衡量貨物買賣合同是否具有國際性的標準。當事人的國籍,不管相同還是相異,都不影響貨物買賣合同的“國際性”。也就是說,只要買賣雙方當事人的營業(yè)地是處于不同的國家,即使他們有相同的國籍,他們之間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也具有國際性。反之,即使雙方當事人具有不同的國籍,但他們的營業(yè)地處在同一個國家之內,那么,他們所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就不具有國際性,因而也就不在公約的適用范圍之內。例如,雙方當事人都具有A國國籍,賣方在A國有營業(yè)地,買方在B國有營業(yè)地,那么他們訂立的貨物買賣合同具有國際性。
3、國際貨物買賣涉及的法律關系復雜,風險性大
在進出口活動中,雙方當事人要與運輸公司、保險公司或銀行等發(fā)生法律關系。長距離運輸會遇到各種風險,使用外匯支付貨款和采用國際結算方式,可能發(fā)生外匯風險。此外,還涉及有關政府對外貿易法律和政策的改變等。因此,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是當事人權利、義務和風險責任的綜合體現。
4、法律適用的多樣性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法律適用較國內買賣合同復雜。一般涉及國際公約、國際慣例以及交易當事人所屬國的國內法。
信托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由于信托是一種法律行為,因此在采用不同法系的國家,其定義有較大的差別。歷史上出現過多種不同的信托定義,但時至今日,人們也沒有對信托的定義達成完全的共識。我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法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于2001年出臺了《...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概念及特征是怎么規(guī)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guī)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有如下特征:1、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所謂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營利性服...
票據的更改,是指依票據法規(guī)定有更改權限的人,對票據上可以更改的記載事項按法定方式加以改變的行為。票據更改具有以下特征:(一)票據更改須由有更改權限的人進行對票據上的記載事項進行更改的人,必須是依票據法規(guī)定有更改權限的人。(二)票據更改只能對...
債權轉讓的概念及特征分別有哪些 概念:債權轉讓,是指合同債權人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債權轉讓分為全部轉讓和部分轉讓。債權全部讓與第三人,第三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原合同關系的新的債權人,原合同債權人因合同轉讓而喪失合同債權人權...
一、法院起訴離婚流程怎么走 向法院起訴離婚分三步走,首先,準備訴訟立案材料,其次去有管轄法院的起訴立案,法院受理案件后,經過法院的庭前調解、開庭、庭后調解等訴訟程序,法院出具裁判文書。 去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主要有: ...
(一)證券交易的概念及特征 證券是用來證明證券持有人有權取得相應權益的憑證。證券交易是指已發(fā)行的證券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活動。證券交易與**發(fā)行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一方面,**發(fā)行為證券交易提供了對象,決定了證券交易的規(guī)模...
醫(yī)療侵權責任的概念及構成是什么一、醫(yī)療侵權責任的概念醫(yī)療損害是指因醫(yī)療機構及其醫(yī)務人員的故意或過失(即醫(yī)療過錯),而對就醫(yī)患者造成身體上或精神上的損害結果。在訴訟實踐中,因醫(yī)務人員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而造成患者醫(yī)療損害的,視情可構成刑法上的醫(yī)...
扣押與留置權的概念及區(qū)別 一、扣押 扣押,是指人民法院把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移至另外的場所加以扣留,不準被執(zhí)行人占有、使用和處分。與查封不同,扣押以容易移動的物品為對象,因而僅適用于動產,并經常適用于價值較高的物品,包括船舶、航空器和其他特殊物...
商業(yè)秘密的概念及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1.商業(yè)秘密的概念依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guī)定,商業(yè)秘密是指一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且權利人已采取了保密措施的經營信息和技術信息。依據各國的規(guī)定,商業(yè)秘密主要包含以下三類:一是技術秘密,...
賣方的主要義務: 1.交付貨物 1)交貨的地點 2)交貨的時間 2.質量擔保 1)適用于通常的使用目的 2)適用于特定目的 3)與樣品或樣式相符 4)在包裝上的要求 3.權利擔保 1)所有權擔保 2)知識產權擔保 4.交付單據 交付各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