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實際上是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根據取保候審的基本定義,我們可以知道,取保候審只是刑事強制措施的一種而已,并非刑事案件終結的制度。如果辦案機關決定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也意味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案件仍在繼續(xù)辦理。
02取保候審的時間是多久?到期了該如何處理?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jiān)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fā)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03辦理取保候審的條件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
在司法實踐中,辦案機關能否辦理取保候審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案件性質、起因以及罪行的輕重;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活、就業(yè)情況;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平時表現,是否有違法犯罪前科;4.是否為慣犯、累犯等常習性犯罪分子;5.是否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中止犯;6.悔罪態(tài)度。認罪只是悔罪的前提,認罪并不一定導致人身危險性降低,只有真誠悔罪才會減少再犯的可能性;7.執(zhí)行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的難度。
對于既沒有戶籍地公安機關出具的身份證明,也沒有公安人口信息網的登記身份信息,無法查實身份的認罪認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決定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的強制措施時必須慎重。此外,對于未成人犯罪案件,要注意審查其監(jiān)護人是否有足夠監(jiān)管能力等。
取保候審的目的實質上是為了保證刑事訴訟順利進行,預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妨礙訴訟程序。所以,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社會危險性的,辦案機關是不會辦理取保候審的。
04關于取保候審的誤區(qū)
(一)取保候審之后就沒事了? 大寫的不是!取保候審只是一種階段性的強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最終處理結果。這種誤區(qū)主要是因為沒有在看守所羈押,人身自由,所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家屬從主觀上認為已經不再追究刑事責任了。實際上,如果刑事案件終結,辦案機關會出具撤案決定、不起訴決定以及刑事判決書等文件,同時會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具釋放證明等文件。所以,但凡不是撤案、不起訴或者判決無罪的情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會面臨承擔刑事處罰的結果。 (二)取保候審期間,辦案機關傳喚去問話是不是要抓人? 可能性不大。通常情況下,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是不會被突然抓起來的,除非又有新的犯罪或者案件出現新的情況。辦案機關傳喚被取保候審的人大部分是為了了解案情、給犯罪嫌疑人做筆錄或送達鑒定意見通知書等。在取保候審之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切不可大意,應當嚴格遵守辦案機關的要求以及取保候審相關規(guī)定。應當保證隨傳隨到,辦案機關電話傳喚時,應當按時報到。如果逃避傳喚,將會面臨重新被羈押的風險。 (三)取保候審之后就可以判緩刑嗎? 不一定。即使被取保候審,也完完全全有可能被判處實刑。能不能夠被判處緩刑,需要綜合考慮案件的具體情況、所犯罪行的嚴重程度,與是否被取保候審并沒有直接關系。取保候審并不是免死金牌,取保候審之后被判處實刑的大有人在。 綜上,那種認為取保候審就意味著案結事了的想法是不準確的。案件的處理結果由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和是否已經獲得取保候審沒有必然的聯系,即使案件已經取保候審,依然要重視案件。
犯罪嫌疑人在被關押后,什么時候可以辦取保候審,大家不是很清楚,許多人認為,只要人被關押了,聘請律師就可以辦理取保候審。這是一個誤區(qū)。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取保候審是“交錢就不用坐牢”?你可能想多了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聽說過誰家親戚犯了什么事之后辦理了取保候審,已經從公安機關出來了的例子,這就使得不少人誤以為如果犯下的不是大錯,花錢就...
你的問題,我來給你回答: 1 首先,你已經觸犯了刑法234條的故意傷害罪,按法條,應當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 由于你是失誤,主觀惡性不大,認罪悔罪態(tài)度好,又是初犯偶犯,最好還沒有前科,最關鍵的是已經在公安機關調解完畢,...
行政案件取保候審保證人的條件 行政案件取保候審保證人的條件要求,如果只是取保候審不成立,不知您能否接受?重新擬制的話,不要涉及公安機關已經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責,那您就可以裝傻唄。祝好!趕緊找個律師,讓律師給你掏錢吧。首先跟你說兩點。一...
信用卡逾期進入訴訟階段讓填寫取保候審-信用卡取保候審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信用卡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然而,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信用卡持卡人可能會逾期還款或者拖欠債務,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法律后果。如果信用卡逾期進入...
取保候審一般有偵查機關執(zhí)行,一般是公安局,檢察院直接辦理的案件也可以執(zhí)行。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依據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guī)定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guī)定: (一)未經執(zhí)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
一、什么是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幾種可以采取取保候審的情形:(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fā)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
按照法律規(guī)定,辦案機關在接到取保候審申請三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只要辦案機關同意,警方就會辦理有關手續(xù)放人,一般當天就可以。 法律規(guī)定: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
信用卡逾期進入訴訟階段,讓填寫取保候審-信用卡逾期進入訴訟階段,讓填寫取保候審申請 隨著金融業(yè)務的快速發(fā)展,信用卡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一些原因,信用卡持有人可能會逾期還款或者刷卡消費,這樣就會進入訴訟階段。...
我來幫你一一解答 1、取保候審后出逃原來的保證金肯定是拿不回來了,因為取保候審時公安機關要向嫌疑人宣讀取保候審期間需要遵守的相關規(guī)定,共5條,不能串供、毀滅證據等等,其中兩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保證隨傳隨到,未經許可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既然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