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決定書如何救濟
對仲裁決定書的救濟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申請撤銷裁決,二是申請不予執(zhí)行裁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57條規(guī)定: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申請撤銷裁決。根據(jù)《仲裁法》第61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撤銷裁決的申請后,認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銷程序。仲裁庭拒絕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撤銷程序。
此外,申請不予執(zhí)行裁決。根據(jù)《仲裁法》?第64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申請執(zhí)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zhí)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銷裁決的,應當裁定終結執(zhí)行。撤銷裁決的申請被裁定駁回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執(zhí)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仲裁決定書該怎么救濟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實際上,法院作出的裁決書生效日起,當事人可以就仲裁裁決申請執(zhí)行。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相關問題,律聊網(wǎng)提供專業(yè)法律咨詢服務。
根據(jù)《專利法》第60條的規(guī)定,對于專利侵權糾紛,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地方專利局處理。專利侵權的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是兩種并行的保護手段,這兩種保護手段各有特色,當事人可以根據(jù)侵權糾紛的具體特點,選擇不同的保護手段。然...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
一、仲裁 仲裁(Arbitration),又稱公斷,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將爭議提交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在我國,仲裁與訴訟是解決商事糾紛的兩大主要途徑。與作為國家公力救濟的訴訟相比,...
一、仲裁 仲裁(Arbitration),又稱公斷,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將爭議提交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在我國,仲裁與訴訟是解決商事糾紛的兩大主要途徑。與作為國家公力救濟的訴訟相比,...
一、仲裁 仲裁(Arbitration),又稱公斷,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將爭議提交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在我國,仲裁與訴訟是解決商事糾紛的兩大主要途徑。與作為國家公力救濟的訴訟相比,...
對于工傷發(fā)生比較常見的是建筑工地,由于建筑行業(yè)的特殊性,往往是將工程轉包給包工頭,由包工頭雇傭工人,或者是分包給勞務分包公司,那么工人受傷后到底該如何救濟? 兩種途徑 1、工傷理賠:人社部門一般要...
一、仲裁 仲裁(Arbitration),又稱公斷,是指由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將爭議提交第三者,由該第三者對爭議的是非曲直進行評判并作出裁決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在我國,仲裁與訴訟是解決商事糾紛的兩大主要途徑。與作為國家公力救濟的訴訟相比,...
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
一、勞動仲裁時效能否中斷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
消費者和經(jīng)營者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jīng)營者協(xié)商和解。當消費者和經(jīng)營者因商品或服務發(fā)生爭議時,協(xié)商和解應作為首選方式,特別是因誤解產(chǎn)生的爭議,通過解釋、謙讓及其他補救措施,便可化解矛盾,平息爭議。協(xié)商和解必須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