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歷來非常重視對被告人辯護權的保障,結合修改后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和近年來司法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12月24日出臺的新刑訴法《解釋》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辯護制度的具體實施問題作了進一步完善:
1.規(guī)定了離任的法院工作人員及相關人員擔任辯護人的回避問題
解釋吸收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發(fā)布的《關于審判人員在訴訟活動中執(zhí)行回避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的有關內容,明確規(guī)定審判人員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辯護人。審判人員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從人民法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辯護人,但作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近親屬進行辯護的除外。審判人員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員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不得擔任其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辯護人,但作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近親屬進行辯護的除外。
2.明確了同一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有“利益沖突”同案被告人或者犯罪事實存在關聯(lián)的被告人辯護的問題
《98年解釋》第三十五條“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實踐反映,這一限定范圍過窄。有的共同犯罪案件,可能作了分案處理;還有的案件,盡管不是共同犯罪,但有關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存在關聯(lián),如系毒品犯罪的上下家。對這些案件,如允許一名辯護人同時為兩名以上的被告人辯護,也會形成“利益沖突”,會損害被告人的合法權利,影響案件公正審理。鑒此,《解釋》作了上述完善。
3.明確了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具體情形及相關工作程序
一方面,根據(jù)修改后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規(guī)定對下列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盲、聾、啞人;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未成年人;強制醫(yī)療程序中的被申請人或被告人??紤]到死刑案件的特殊性,特別規(guī)定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另一方面,根據(jù)審判實踐情況,規(guī)定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經委托辯護人;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被告人的行為可能不構成犯罪;有必要指派律師提供辯護的其他情形。為保障被告人及時獲得律師幫助,保障律師有充分時間準備辯護、代理,《解釋》明確規(guī)定,人民法院收到在押被告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轉交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人民法院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提供辯護的,應當將法律援助通知書、起訴書副本或者判決書送達法律援助機構;決定開庭審理的,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以外,應當在開庭十五日前將上述材料送達法律援助機構。
4.明確了復制案卷材料的具體方式
實踐中,對于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能否以拍照、掃描等方式復制案卷材料存在不同認識。經研究,我們認為,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復制案卷材料的方式也出現(xiàn)多樣化;拍照、掃描等與復印并無本質不同,且有利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節(jié)約辦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鑒此,《解釋》明確規(guī)定:復制案卷材料可以采用復印、拍照、掃描等方式。
5.明確了辯護人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相關證據(jù)的程序
為保障辯護人履行辯護職責,保障案件公正審理,《解釋》規(guī)定,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jù)材料未隨案移送,可以書面形式申請人民法院調取,并提供相關線索或者材料。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應當向人民檢察院調取。人民檢察院移送相關證據(jù)材料后,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通知辯護人。
在距法律實施不足半月之際,12月15日至16日,刑事法律援助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副院長顧永忠教授在會上作了《中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發(fā)展研究報告》,這是顧永忠率領團隊實地調研我國多個省市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后完成的成果。...
2022年9月21日發(fā)布了這一新規(guī)(公通字〔2022〕25號,以下簡稱《規(guī)定》)?!兑?guī)定》發(fā)布后,很多人認為以后取保候審要變得容易一些了。結果真的會如此嗎? 《規(guī)定》修改的背景 根據(jù)兩高兩部相關負責人答...
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解釋》在1998年司法解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guī)則》(以下簡稱《法庭規(guī)則》)基礎上,對有關法庭紀律的相關規(guī)定作了修改、完善。規(guī)定在法庭審理過程中,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應當遵守以下紀律:(1)服從法庭指揮,遵守...
新律師法的實施對刑辯律師的意義2007年10月修訂通過、2008年6月1日生效的新律師法,在中國法治化進程中,注定要占據(jù)重要的地位。新律師法強調了對律師權利的保障和維護,是司法理念的一大進步。司法界主流觀念是律師權利就是委托人的權利的延伸。...
【總則部分】 一、原則性修改 反對自證其罪規(guī)則:受刑事追究的人沒有證實自己犯罪的義務。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jù),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法律效果: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權;2.強迫其認罪的口供不得作為證據(jù)...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現(xiàn)實中卻仍有部分辯護律師、司法辦案人員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這個問題。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現(xiàn)實中卻仍有部分辯護律師、司法辦案人員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這個問題。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
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準確及時懲罰犯罪、強化人權司法保障、推動刑事案件繁簡分流、節(jié)約司法資源、化解社會矛盾、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1.認罪認罰的認罪是指什么? 《刑訴法》第十...
刑訴法對未成年特殊保護程序 第二百七十七條對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并由熟悉未...
法院在刑事案件審理期間可以調查取證,但主要是核實證據(jù)。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一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jù)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jù)進行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jù),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