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效的免責條款怎么認定
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免責條款無效:
1、顯失公平的無效。我國《合同法》第40條規(guī)定: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的情形,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quán)利的,該條款無效。這種明顯免除自己責任或明顯排除對方當事人主要權(quán)利的免責條款,造成了當事人事實上的訴訟地位偏差和不平等,也就是明顯失去公正即顯失公平,必須確認其無效。
2、以各種方式、手段訂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惡意串通或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訂立合同中設立的免責條款,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均屬無效。
3、格式合同免責條款未向?qū)Ψ疆斒氯颂嵝炎⒁夂驮敿氄f明的無效。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出于保護其身利益的目的,而設立一些免除自身責任的條款,簽約時既不向?qū)Ψ疆斒氯颂嵝?,也不向?qū)Ψ疆斒氯俗鞒鋈魏握f明,致使對方當事人要么懵懂簽約,要么被迫接受其條款,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合同法要求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在與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時,應特別提醒合同中所約定的關(guān)于免除自身責任的有關(guān)條款,并對此條款的本義作出詳細說明,在得到對方當事人的認可后方能生效。故意不提醒注意或作出說明的,則此條款無效。去年以來,我院曾受理多起因保險合同而設立免責條款的案件,皆因保險公司未盡提醒說明義務而敗訴。
4、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條款無效。對于人身的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給予特殊保護的,并且從整體社會利益的角度來考慮,如果允許免除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人身傷害的責任,那么就無異于縱容當事人利用合同這種形式合法地對另一方當事人的生命進行摧殘,這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quán)利的憲法原則相違背的。并且在實踐中,這種免責條款也是與另一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相違背的。所以必須加以以禁止。在實踐中,此類免責條款大多出現(xiàn)在雇傭合同、醫(yī)療合同以及與人身權(quán)相關(guān)的合同中。
從國家法律對人身侵害的制裁具體考量。人身傷害之責任亦不能事先約定免除。侵害人身權(quán)的行為不僅應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否定,更應受到法律的制裁。此種制裁在民事領域內(nèi)不是以人身懲罰為原則,而是以強制分割方法,真實支付損失賠償為手段,若允許事先免除人身傷害的責任,則無法使被侵害人得到應有的賠償,使行為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使法律失去其應有的效用。
關(guān)于人身傷害的不能免責,應是絕對的,并無輕重之分。在實踐中此類免責條款常以以下四種形式出現(xiàn):
(1)全部免責。即當事人事先約定未來的受害人放棄將來對應承擔責任方提出任何賠償?shù)恼埱蟆4朔N免責條款在雇工合同中最為普遍。
(2)限制責任條款。即當事人事先約定對將來的人身傷害賠償以特定方式計算或不超過一定數(shù)額的有限賠償。當前醫(yī)療合同中常有此類條款。
(3)限制請求期限的條款。即事先約定將來的受害人須在一定期限內(nèi)提出人身損害的賠償請求,逾期不再享有請求賠償?shù)臋?quán)利。此種免責條款不以直接免除責任為表象,而以限制請求期限約束當事人的請求權(quán),借此逃避法律的規(guī)制。
(4)設立固定賠償金額或模式。即事先約定在發(fā)生人身傷害責任時,應承擔責任方以一筆金額固定的款項作賠償,不足部分則予以免除或以一種固定的模式進行賠償,而不按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據(jù)實賠償。
以上四種形式的免責條款,在司法實踐中均應依合同法之規(guī)定確認其無效。
5、因故意、重大過失致他人財產(chǎn)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合同法第53條規(guī)定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他人財產(chǎn)損失的責任不能事先約定免除。該項規(guī)定系由過錯程度控制免責條款的效力。從過錯程度看,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他人財產(chǎn)損失的責任是否允許被事先特約免除,與國家對違法行為否定性評價機制有關(guān),無論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他人財產(chǎn)損失是觸及了社會一般道德范疇,還是屬于違法范圍,均應遭受否定性的評價,屬于國家、社會所抑制的范疇。當然對于因一般輕微過失而造成的損害,雖同樣應受到否定性評價,但因其對社會秩序、社會以公共利益觸及不大、影響甚微,因而可以由當事人自行協(xié)調(diào)。司法實踐中對一般輕微過失的損害的態(tài)度是:受害人請求賠償?shù)?,予以支?受害方愿意免除侵害方責任的,予以尊重。然而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所產(chǎn)生的責任,沒有任何可免除的理由。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免責條款要是出現(xiàn)了犯罪的事情時,就再沒有效力了,這個只是針對的平等簽訂然后有一定的風險的時候進行適用的,要是本就是不公平的這個條款就沒有了效力了直接作廢。你可以律師。
保險合同中對于不能獲賠的情況,通常有兩種表達形式:顯性免責條款和隱性免責條款。顯性免責條款一般用責任免除情形等字眼進行明確標示,而隱性免責條款散落于合同的各個角落,雖然沒有寫明屬于免責情形,但在一定情況下很可能免除了保險人的賠付責任。比如保...
【案情】 【審理】 【評析】 無證駕駛是否屬于商業(yè)險的免責事由是本案的爭議焦點?!×硪环N觀點認為,保險條款是格式條款,解釋發(fā)生爭議時,應當按照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免責條款違反了合同法的相關(guān)規(guī)定,應認定部分無效?! 」P者贊同第二...
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就是指合同中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為免除或者限制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未來責任的條款。在現(xiàn)代合同發(fā)展中免責條款大量出現(xiàn),免責條款一般有以下特征: 1.免責條款具有約定性。免責條款是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同意的合同的組成部分。這是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三條規(guī)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chǎn)損失的。 本條是對合同中免責條款效力的規(guī)定。 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就是指合同中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為免...
合同格式化免責條款,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預先擬定的、可重復使用,訂立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且免除將來可能發(fā)生損害之賠償責任的合同條款。對于免責條款一般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評價: (一)是否屬于《民法典》506條規(guī)制的...
格式條款為何在免責條款時無效 原因是合同法規(guī)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如果是免除自己的責任,而加重對方責任,這種格式條款沒有法律效力 通常情況下,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一方往往利用其優(yōu)勢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交易對方的條款,這一點在消費者作為合...
口頭約定免責出事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案情:小李是本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在外出的時候習慣采取乘坐出租車的方式。前段時間,本市降下一場大雪,雖然融雪工作非常及時,但部分區(qū)域的交通還是難免受到一些影響。就在雪后的一天,小李外出辦事時,攔下一輛出租車。...
生活中,當我們看中了新車新房,準備簽合同進行交易時,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對方給出的合同中有很多所謂的“格式條款”,這是什么?格式條款會有什么風險呢? 其實所謂的格式條款,又稱為...
【案情】 2005年5月23日,投保人公司向保險人公司投保。在保險人提供給投保人的投保單中,投保人聲明欄打印載明:本投保人茲聲明上述各項內(nèi)容填寫屬實,貴公司已向本人詳細介紹了《機動車輛保險條款》的內(nèi)容,特別就該條款有關(guān)責任免除和投保人、被保...
來源!小甘讀判例 1.格式條款不存在違反法律規(guī)定,侵害國家、集體或其他人的合法權(quán)益,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免除義務人的法律責任,也未加重權(quán)利人的責任,排除權(quán)利人的主要權(quán)利等法律禁止的內(nèi)容的,對雙方當事人應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獊碓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