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請求:
請求確認申請人和被申請人自2012年3月10日起至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事實與理由:申請人于2012年3月10號入職被申請人***單位工作,自2012年3月10日簽訂無固定期限
勞動合同,申請人被安排在膠印崗位。工作地點:****號。執(zhí)行標準工時,試用期工資為3000元/月,試用期后正常工資為4500元/月,約定每月15日發(fā)工資,實際次月15日發(fā)。2020年3月經協(xié)商工資上調為5000元/月,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以現金支付工資,發(fā)放工資表有單位保存。2016年8月至今;以銀行轉賬支付工資。因證明工作年限2021年6月8日單位負責人某某為申請人開具工作證明。
怎樣寫可以不?
付費偷看金額在0.1-10元之間
相關知識
患精神病員工交的辭職信有效嗎?(高院再審)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4-20 17:26馬春花于1993年8月入職江門某銀行,2003年以來一直在運營管理部工作。期間多次輪換部門和崗位。2010年10月31日,馬春花與公司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2年5月16日,馬春花離職前最后一次換崗。2012年5月20日馬春花參考網上...
跳槽后如何避免被前東家指控侵犯商業(yè)秘密?
來源:其它 時間:2022-03-11 11:37作者:唐青林 李舒編者提示:本文摘自唐青林律師主編的《商業(yè)秘密百案評析與企業(yè)保密體系建設指南》(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案件要旨為了避免卷入原單位的商業(yè)秘密侵權糾紛,離職員工應當注意以下事項:提前三十日將離職信息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保險理賠訴訟時效的裁判規(guī)則
來源:行政訴訟 時間:2022-06-17 14:03保險索賠的訴訟時效是指,當保險事故發(fā)生或者保險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屆滿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有權向保險人提出保險金賠付的請求,該項請求與其他債權請求權一樣,也應當在一定的期限內行使,否則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將喪失勝訴權。本文結合法律規(guī)定及相關司法...
仲裁時效很重要!有人因為時效期滿損失15萬……
來源:其它 時間:2021-12-19 14:33【案情簡介】2012年3月,設計院與某公司簽訂《設計合同》,約定設計院為該公司設計廠房,約定本項目辦妥竣工驗收備案手續(xù)后10日內,該公司向設計院支付全部設計費。如果遲延付款,設計院有權按欠款數額的5%的比例收取違約金。合同簽訂后,設計院按約...
建筑工程施工仲裁合同糾紛案例
來源:工程建筑 時間:2022-04-20 11:36案情簡述 申請人仲裁請求 裁判要點 1.涉案一期工程應按可調價還是固定總價結算? 仲裁庭觀點:應結合合同雙方簽訂的合同條款以及合同實際履約情況探究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理由如下:《一期工程補充協(xié)議書》是對雙方簽訂的《一期工程建設工程...
勞動仲裁可以直接提交法院嗎(勞動仲裁可以直接提交法院嗎)
來源:精選知識 時間:2022-07-13 02:10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請仲裁時確實超過了仲裁時效,且原告未提交證據證實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及《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駁回原告的...
勞動合同糾紛中10大常見法律誤區(qū)(太重要了)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7-14 10:50從法院近年審理案件的實踐來看,由于勞動者法律水平不高,對相關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認識,往往導致他們在維權過程中步入誤區(qū)。勞動者在維權中常見誤區(qū)歸結為以下10種: 誤區(qū)一:訴求都屬法院受理范圍 案例:王某起訴某科技公司,稱該公司未依法為...
仲裁超過時效可以法院起訴嗎(勞動仲裁超過訴訟時效可以去法院起訴嗎)
來源:精選知識 時間:2021-12-25 20:09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請仲裁時確實超過了仲裁時效,且原告未提交證據證實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及《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駁回原告的...
勞動仲裁超過時間可以訴訟嗎(勞動仲裁超過訴訟時效可以去法院起訴嗎)
來源:精選知識 時間:2021-12-26 17:51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請仲裁時確實超過了仲裁時效,且原告未提交證據證實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及《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駁回原告的...
勞動合同糾紛中常見的10大法律誤區(qū),多數人中招!
來源:勞動工傷 時間:2022-05-12 14:34從法院近年審理案件的實踐來看,由于勞動者法律水平不高,對相關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認識,往往導致他們在維權過程中步入誤區(qū)。勞動者在維權中常見誤區(qū)歸結為以下10種:誤區(qū)一:訴求都屬法院受理范圍案例:王某起訴某科技公司,稱該公司未依法為其繳納養(yǎng)...